本站推荐:
安全常识
当前位置:首页  > 安全常识

手机支付存安全瓶颈 “五要四不要”小贴士来袭

 作者: 管理员  发布部门: 保卫处  发布时间: 2015-06-19  点击数: 


 随着国内手机支付市场的井喷式增长,信息泄露、病毒侵袭等诸多安全隐患正逐渐暴露。


  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日前发布《2014年手机安全报告》指出,2014年新增手机病毒包数是2013年的4.47倍,腾讯手机管家用户举报垃圾短信达到7.39亿条,是2013年全年总量的2.4倍。报告称,手机支付类病毒猛增,对移动支付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。

  尤其是对于用户而言,移动支付安全引人担忧。除了常见的虚假账号、手机木马、钓鱼网站、恶意应用等带来安全隐患,此前支付宝、“来往”等均有用户数据被泄露或倒卖。用手机取代传统的钱包,资金安全仍需加强技术防控和监管。

  小贴士:“五要四不要” 看好你的钱包!

  “五要”

  一、要支付应实名认证。一方面可以增加服务功能,另一方面安全性也更高。尤其是重置密码时,实名认证后的用户会要求验证更多的细节,提高了安全性。

  二、要给支付账户设置单独的、高安全级别的密码,给手机支付设置手势密码。

  三、要谨慎保管个人的身份证、银行卡、手机验证码等隐私信息。如涉及手机验证,绝对不能把手机验证码提供给任何人。

  四、要注意在丢失手机后应电话给运营商和支付服务商挂失。第一时间挂失SIM卡,以防被用于其他用途;如果有银行卡、支付宝等的绑定,也应该及时打电话给上述服务商,进行相关业务的冻结。

  五、要及时为手机系统打上安全补丁以有效阻止这类木马入侵。另外还要安装安全软件,在木马装进手机之前将其查杀。

  “四不要”

  一、不要随意点击好友发来的链接,尤其是提示下载手机应用的链接。在扫描二维码的时候,也一定要看清楚识别出来的内容,不安装不明文件。

  二、不要连接陌生Wi-Fi:一些没有设置密码的Wi-Fi实际上并不安全,有可能是黑客设置的陷阱。当手机通过其交易时,包括银行账号在内几乎所有隐私信息都可以被黑客轻易获取。

  三、不要随意下载安装手机应用:下载手机应用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。目前已经出现不少窃取隐私的木马,可窃取到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等信息。利用信息,骗子可以利用补办SIM卡的方式,通过手机网银盗取银行存款。

  四、不要越狱、不给手机乱装软件。下载支付应用客户端,必须在官方的软件商店或者软件官方网站下载,确保来源的安全。